CES Asia 2025前瞻:半导体,解码智能时代底层逻辑
发布日期:2025/6/3 发布者:SAIYI 共阅36次

CES Asia 2025将展示半导体行业的“原子级制造、光电融合、量子突破”,揭示其如何从物理层面定义智能时代的可能性边界。
原子层沉积(ALD)技术的极限突破
某企业实现单原子层精度的ALD技术量产,薄膜均匀性达99.99%,可制造1nm以下栅极氧化层。在3nm制程中应用后,晶体管漏电电流降低50%,驱动电流提升20%,使芯片能效比突破“登纳德缩放”极限。该技术还用于量子芯片制造,使硅自旋量子比特的相干时间从1ms提升至10ms,为量子计算的实用化奠定基础。
硅光互联的产业化跨越
硅光芯片实现1.6Tbps单通道传输速率,功耗仅20fJ/bit,较电互联降低90%。在数据中心应用中,CPU与GPU之间的通信延迟从100ns缩短至10ns,算力利用率提升35%。某AI服务器采用硅光互联后,模型训练速度提高40%,年耗电量减少200万度。硅光技术还催生“光子神经网络”,在图像识别任务中,推理速度达电子神经网络的3倍,能耗降低80%。
宽禁带半导体的生态构建
碳化硅(SiC)功率器件形成完整产业链,8英寸晶圆良率达96%,成本降至硅基器件的1.8倍。在新能源汽车中应用,可使OBC(车载充电机)体积缩小50%,快充效率提升30%。氮化镓(GaN)射频器件在6G太赫兹通信中实现100GHz频段稳定工作,信号覆盖范围较5G提升5倍。宽禁带半导体的应用,使新能源汽车、6G通信等领域的能效水平提升一个数量级。
CES Asia 2025将证明,半导体行业的创新是“从原子到系统的全链条突破”——当材料科学家在埃米尺度操控物质,当制造工程师在晶圆上雕刻电路,当设计专家在架构层面定义需求,智能时代的底层逻辑正在被重新书写。 负责人:王阳:13651258521(同微)免费热线:4008-939-833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2、本网站郑重提醒访问者:请在转载有关文章时务必尊重该文章的版权、著作权;
3、如果您发现有您未署名的文章,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加上您的署名或做相关处理。
4、如果您发现您的相关信息或资料在此转载并且觉得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来函 3258500132@qq.com 通知我们,我们将在 第一时间进行更改或者删除。
5、任何人在本站发表的任何信息都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并且请文明用语,否则后果由发表者自行承担。
1、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2、本网站郑重提醒访问者:请在转载有关文章时务必尊重该文章的版权、著作权;
3、如果您发现有您未署名的文章,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加上您的署名或做相关处理。
4、如果您发现您的相关信息或资料在此转载并且觉得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来函 3258500132@qq.com 通知我们,我们将在 第一时间进行更改或者删除。
5、任何人在本站发表的任何信息都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并且请文明用语,否则后果由发表者自行承担。